免费论理片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三级_亚欧乱色视频视频在线_亚洲国产精品二区久久 - 在线免费看A片

中礦龍科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資訊中心

中礦龍科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順義區竺園路12號院天竺綜合保稅區泰達融科園37號樓
電話:010-82895450 82896169
傳真:010-82895450-8001
E-mail:zklk906@126.com
1688店鋪:https://zklkshop.1688.com/?spm=a2615work.11851524.0.0.87Halg
銷售電話
銷售總公司電話:
010-82895450 82896169

市場合作毛經理:    13552809405
煤炭行業李經理:    15910914930
 風電行業李經理:   13241264338
其他行業馬經理:    13331000022
 

當前位置: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聞動態

有了移動“天眼”,人人變身安全員

前幾日,中礦龍科能源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自動化工程師、淮南龍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從師接受《中國煤炭報》的專訪,丁總向《中國煤炭報》記者詳細介紹了龍科智能礦燈。下面為《中國煤炭報》采訪原稿。
 

本篇報道刊登在2019年8月13日的《中國煤炭報》科教欄目中。


 

采訪原文:

 

    在煤礦,采煤、掘進、通風、機電、排水、供電、運輸等系統中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有可能影響生產、釀成事故。中礦龍科能源科技 (北京) 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自動化工程師、淮南龍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丁從師表示,近年來,一些煤炭企業提出建設“井下天眼系統”,投資上億元,利用固定攝像頭采集視頻,保證井下安全生產。不過,煤礦作業地點多變,空間狹小且光線較差,因此“井下天眼系統”無法覆蓋井下所有作業人群。

 

    “怎么才能讓‘井下天眼系統’的每個采集點既能移動,又能夠覆蓋所有下井人員?這是一個新課題。我們從2017年開始,用了2年多的時間,研發出‘井下移動天眼系統’,讓人人都能變成安全員。”丁從師說。




 

集照明和拍攝功能于一體的智能礦燈    

 

 “你看,這就是礦燈傳回來的監控視頻,用手機或者電腦都能看。”丁從師手里拿著一盞看上去小巧玲瓏的紅色礦燈一邊向記者演示,一邊介紹說,“只要戴上這盞可攝像的智能礦燈,井下的情況我們一目了然。這燈連續照明時間能達到 13個小時至 14個小時,連續錄像時間在11個小時以上。”

 

    通過手機客戶端,記者看到,礦燈傳回的視頻畫面較清楚,沒有出現卡頓、死機等情況。

 

  “我們往往是直接知道結果,中間的過程如何發生只能依靠想象。”受到此前重慶大巴落水事件的啟發,丁從師團隊萌發出研發“井下移動天眼系統”的想法,以“讓全國所有的煤礦工人都能用得到”為出發點,研發具有視頻采集功能、可移動的智能礦燈。

 

     據介紹,“井下移動天眼系統”由三部分構成:智能礦燈、WiFi基站和軟件系統平臺。被授權的人員可使用電腦或手機,實時查看任意一盞礦燈拍攝的情況。

 

    為便于井下作業人員攜帶和使用,在不改變普通礦燈外形的基礎上,該礦燈嵌入了小型化的攝像頭和 WiFi模塊。

 

   該公司反復測試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中提高畫面質量、即時上傳視頻、存儲及壓縮視頻信息、無線調取和回放視頻信息、在不改變電池容量的條件下可同時保證照明和錄像時間、斷電后自動恢復錄像時間記憶功能、降低視頻采集和數據上傳的功耗等多項功能后,于 2018年10 月正式制造出具有煤安認證的智能礦燈,2019年 1月開始批量生產。

 

  “目前,視頻采集傳輸和應用是煤礦企業視頻管理的弱點。我們這盞礦燈的特色是把攝像頭放到了玻璃罩里面,是一體化的裝置,不容易被破壞。”丁從師表示,一些其他帶攝像頭的礦燈多將攝像頭裝在外面,很容易被磕壞或者被堵上。這盞礦燈通過低功耗電路板、內嵌式攝像頭、濾光裝置等,徹底解決了低功耗、易被損壞、光污染影響畫面清晰度等問題。

 

   “別看就這小小一個點兒,我們不斷學習工匠精神,用了6個月來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這就是技術的創新和進步。”丁從師說。

 

 


開發井下移動 WiFi 基站,實現互聯互通     

 

 

 

   2019 年 5 月 28 日,國家能源投資集團神東煤炭集團布爾臺煤礦開展了一次水災事故應急演練。演練中,該礦采用了中礦龍科研發的新型智能礦燈。通過調度視頻平臺和視頻分屏顯示技術,井口、工作面、被困人員位置及調度指揮中心視頻畫面同步被顯示出來。演練結束后,布爾臺煤礦指揮部評價礦燈讓“大家充分認識到井下現代化通信技術在搶險救災中的巨大作用”。

 

   這樣的評價也出現在山東能源集團棗礦集團付村煤礦。今年 3 月,付村煤礦采購了一批該款礦燈,主要供各級管理人員、安監員、調度員、特殊工種人員等使用。該礦利用井下原有的無線通信 WiFi基站,實現了互聯互通。目前,該款智能礦燈還在我國的西北、西南、東北等地區的部分礦井得到應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安全生產管理效果。

 

   國投集團中國電子工程設計院有限公司資深科學家、研究員李功洲見證了該礦燈的研發過程。他表示,“井下移動天眼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煤礦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礦領導可實時把控全局,提高決策效率;有助于提高安全監察效率;防止“隱蔽工程”施工過程中的弄虛作假現象;還可作為井下特殊場地的“窺鏡”等。

 

  “ 將 來 , 我們每個人頭上都頂個‘緊箍咒’,人人都是安全員,你說在這強大的威懾作用下,誰敢違章?”李功洲表示,安監員利用“井下移動天眼系統”可以同時管理幾個作業班隊,不需要挨個實時查看。在一定程度上,該礦燈能讓作業人員增強責任心,變說服、教育、警示等被動式的監督行動為主動自覺遵章守紀。

 

   為降低用戶采購成本,該公司開發的智能礦燈能夠兼容煤礦井下使用的大多數 WiFi 基站。同時,該公司也在開發井下移動 WiFi 基站,借助國際通信傳輸協議,對井下重要地點,如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地段等實現無線網絡信號覆蓋。

 

   此外,每盞礦燈都有一個網絡地址,可以實現聯網互通。在調度室里,管理人員想要查看井下的生產狀態,只需調出礦燈的網絡地址,就可以實現遠程監控。并且,礦燈可以代替人,去較危險的區域進行監控。

 

   “我們這個系統分為三層,即應用層、傳輸層和數據采集層。應用層和數據采集層我們已經開發出來了,未來要做的就是傳輸層的建設。這就跟我們開車要先修路一樣,所以這個‘路’非常關鍵。不過,目前礦區修‘路’的成本壓力比較大。現在,我們正在努力獨立完成‘路’的建設和提高軟件平臺研發的能力,這樣在全國礦井推廣該系統的可能性會更大。”丁從師說。

 

   目前,該公司利用“井下移動天眼系統”軟件平臺,可以和礦井現有調度指揮系統兼容,能夠判別智能礦燈所處的基站范圍。后期,該公司還要開發違章行為識別系統。

 

  “我們下一步想借助‘井下移動天眼系統’來實現行為識別分析,雖然比較難,但是這是我們的前進方向。”丁從師說。

 

    如今,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等技術也跟著在發展。

 

  “從大數據的角度來說,視頻中 99.99%的數據可能是沒有用的,只 有 0.01%的 數據有用。但是這 0.01%數據一旦用到了,就能發揮巨大的作用。所以,我們抓住0.01%這個核心,希望可以減少煤礦工人的勞動量和井下環境對煤礦工人身體的傷害,這是我們這么多年來的追求,也是到現在為止,我們堅持了兩年半才研究出一點點東西的信念。雖然力量很微薄,但是走到了這一步,我們覺得很欣慰。”丁從師說。

 




 

《中國煤炭報》簡介:  

 

    《中國煤炭報》由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主管,是全國煤炭行業惟一綜合性權威性報紙,覆蓋全國所有煤炭生產企業以及煤礦基本建設、科研設計、地址勘探、機械制造、供銷運輸、加工利用和大專院校等眾多企事業單位。《中國煤炭報》每周一,周三,周五出版,全國發行。

 

    《中國煤炭報》創刊20多年來,致力為煤炭行業鼓與呼,盡心服務于800萬煤炭產業職工,工作得到了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及煤炭協會領導的高度肯定,獲得了各類煤炭企事業單位的好評,作為全國煤炭行業惟一的綜合性權威性報紙發行量穩步提高,已成為煤炭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經濟類報紙,目前發行量已近10萬份。讀者群主要為煤炭企事業單位各級領導和決策者。